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在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地方大学高质量发展学术活动”上的报告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 关志伟
(2024年4月15日)
关志伟讲话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于1985年,由中德两国政府合作项目设立。学校在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已有八年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在天津考察时,提出了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为天津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校积极响应,进一步聚焦地方需求,瞄准企业追求,扎实推进产教融合,锻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应用型科研,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等工作。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这也是对高校扎根地方需求,面向地方发展的思考。
因改革开放而生,伴改革开放而兴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中德”二字的由来是1985年由中国政府和德国政府的合作项目,选址在天津,成立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1998年首次开展学历教育,也就是高职教育。2015年更名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被评为天津市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单位,2020年获批硕士授予权,目前在校研究生将近一百名,本科生一万余名。学校初始和德国合作,借鉴双元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我们走出了一条以多元化国际合作为依托,博采众长促发展的办学之路。我们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聚焦工业发展需求,培养“政治过硬、技能精湛、诚实守信、理性平和”的高级技师、一线工程师、大国工匠。
面向地方培养人才,瞄准应用开展教学
天津是我国近代工业重镇,如今也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学校2015年升格成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守正创新,在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双元制大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154人才培养模式”,即“一聚焦、五协同、四保障”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产业开展技术服务,扎根企业提升服务能力
学校在十年以前启动了科技特派员项目,近十年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700人次,服务企业630余家,在科技特派员立项数和经费数排在天津市属高校前三位。同时我们的科研项目主要是聚焦应用型科研,科技服务能力持续增强,2016年至今的科研项目横向占比70%,2023年横向经费占比90%,单项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49项。科研成效主要是扎根企业的需求,真题实做,为地方经济服务,突出应用成效,明确目标导向。
地方应用型大学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资源。要不断强化应用型高校的理念,突出产教协同增效的功能内涵,彰显校企开放合作的精神气度。同时要以制度体系和文化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真正推动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资料:
HEEC
举办地区:重庆
展会日期:2024年11月15日-2024年11月17日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悦来大道66号
展览面积:120000
观众数量:100000
举办周期:1年2届
主办单位:励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