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贸易资讯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闭幕新闻发布会实录(全文)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闭幕新闻发布会实录(全文)

来源: 聚展网2025-09-25 15:07:24 188分类: 贸易资讯

图片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于2025年9月21日(星期日)15:30,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区一层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指挥中心统筹协调部副部长曾忠、指挥中心展览工作部副部长成功、桂林市政府党组成员杨莎莎,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指挥中心新闻宣传部副部长梁艺光主持。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闭幕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年9月21日15:30

地点: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区一层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韦朝晖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

曾 忠 指挥中心统筹协调部副部长

成 功 指挥中心展览工作部副部长

杨莎莎 桂林市政府党组成员

主持人:

梁艺光 指挥中心新闻宣传部副部长

图片梁艺光 指挥中心新闻宣传部副部长

图片媒体朋友们,女生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闭幕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女士,指挥中心统筹协调部副部长曾忠先生,指挥中心展览工作部副部长成功先生,桂林市政府党组成员杨莎莎女士。

首先,请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女士介绍本届盛会取得的成效。

韦朝晖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

图片今年是中国—东盟关系的关键一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议定书即将签署,继续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于2025年9月17—21日成功举办。本届东博会贯彻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东盟各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认真落实“四大全球倡议”和共建中国东盟“五大家园”倡议,聚焦主业、聚焦东盟、聚焦实效,秉持节俭办会理念,惊艳呈现、场面火热、成果丰硕,各方好评如潮,线上刷屏霸屏、线下爆馆爆棚,精彩首创了全新的智慧展会场景,有力实现了政治外交高规格、AI唱主角、企业为主体三个维度的预期目标,以前所未有的“AI含量”为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能量。

一, 总体情况

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和主题国缅甸总理纽梭、老挝国家副主席本通、柬埔寨副首相兼内阁办公厅大臣翁赛维索、马来西亚副总理兼能源及水务转型部部长法迪拉、越南副总理梅文政等5位东盟国家领导人,及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韩正副主席会见东盟国家领导人,与中外企业家代表合影,并巡视东博会展馆。本届东博会共有234位中外部长级贵宾出席,其中东盟国家117位。1200多名国内外嘉宾出席开幕式,包括特邀合作伙伴斯里兰卡在内的18个国家的43位高级别外交使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

本届东博会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设南宁主展区和桂林旅游展区,汇聚60个国家3260家企业参展,其中南宁主展区展览面积10.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1910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知名企业、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代表性企业432家,比上届增长7.5%;东盟等国际展览面积占比30%,东盟企业627家、占比32.8%,东盟参展面积和规模在国内展会继续保持第一。采购商参会踊跃,1.1万多家企业、超过3万人到会采购,其中东博会秘书处定向组织的采购商团组93个、来自17个国家,首次参会团组22个。截至9月21日下午3点,累计进馆人数22.6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会期共举办各类经贸促进活动88场,其中协会和企业主导的超过50%。东盟各国、斯里兰ka等多国,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均在会期举办活动。同时,东博会搭建的“南宁渠道”进一步拓宽,吸引了住建、工业、农业、卫生、金融、教育、科技、蓝色经济、应急等13个领域的高层次会议与东博会同期举办。

二, 主要特点

站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新起点,响应AI时代未来已来的使命召唤,东博会抢抓新机遇、创造新场景、激发新动能、开辟新赛道,呈现“五高”特点。

一是含智量高。AI全面赋能办展办会全过程,重塑展会全新体验,本届东博会AI风浓郁、AI成色十足。

开幕式AI亮点纷呈,领导人演讲时7种语言AI翻译上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佩戴AI眼镜“无稿”致辞,自治区主席韦韬与数字人司仪互动,AI一键生成开幕式纪要、嘉宾发言热词、精彩瞬间照片、大会新闻素材,主题短片VCR、主视觉画面首次使用AI技术匠心制作,智元机器人配合启幕动作等,第22届东博会开幕式打开一个在身边的、可感知的、沉浸式的AI应用场景,树立了AI赋能展会的新标杆。

AI专馆备受追捧,本届东博会高新技术展品比重大幅增加,其中AI或AI赋能展品占总参展展品比重超50%。首设的AI专馆展出约1200项展品,涵盖约20款大模型、60款智能机器人、230款数字服务平台/系统、520款AI终端产品等,汇聚了多家头部企业的最新成果,生动展现出炫酷科技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美好图景。如宇树人形机器人丝滑跳街舞、表演拳击、打太极,智平方机器人既能现场制作冰淇淋、咖啡,又能演奏架子鼓,还有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全球首款消费级的灵伴科技AI+AR全功能一体式眼镜、全球首款支持东盟小语种的AI交互式医疗专科数字人等多个首发首展AI神器。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电力、金融等传统展区也突出智能化应用特色。AI主题活动广受,举办系列活动16场。其中,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发布了一批重要合作成果,围绕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提供开源开放服务、加强产业合作对接、促进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务实合作项目落地,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应用;“中国AI出海未来独角兽TOP100榜单”从300多家投资机构推荐的1045个样本企业中遴选,100个上榜企业中具身智能42家、AI应用30家、AI模型及基础设施28家;AI大咖沙龙邀请中国与东盟重量级嘉宾头脑风暴,吸引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代表、高校师生等800多名听众,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展现了AI技术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巨大吸引力和广阔前景。A超大赛的文旅、汽车、安全、数智健康等7个赛道在会期决赛,涌现一批应用成果。

AI东博智能体超级给力,这一国内首个多场景会展应用大模型,支持中、英文和8种东盟国家语言,首期实现智能云展、智能撮合、智能邀会、智能客服等17类功能,给各方嘉宾带来不一样的展会新感受。特别令人惊喜的是智能撮合,AI东博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AI算法不断挖掘高质量数据价值,展前可帮助客商锁定契合度高的潜在合作伙伴,展中提供高效洽谈对接,展后支持跟踪联系。从试运行至今,AI东博已撮合配对近万次,帮助客商快速找到合作伙伴。可以说,AI东博正从传统的“人工办展办会”升级为“AI办展办会”。

总之,AI加持的东博会正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从“传统航道”转向数智赋能的“全新赛道”。

二是含新量高。本届展区规划把握趋势主动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琳琅满目、应接不暇。首设的新质生产力专馆汇聚一批国之重器、流量爆款产品,包括中国火箭长八甲、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等火箭模型,自主运营、国际领先的AIRSAT遥感卫星系统,全球首个跨境共建的“中国—东盟AI星座”模型,大疆最新的T100、T70系列农业无人机和FC100运载无人机,最新Lumi极光沉浸式裸眼3D大屏等。首次展出的月球样品(月壤)成为本届热门打卡点。首设的蓝色经济展区聚焦海洋探索、海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最新成果,重磅展出代表中国载人深潜奇迹的“蛟龙号”1:7模型、展现中国自主水下机器人尖端水平的“潜龙二号”勘探模型,以及新一代清洁能源智能驾驶游艇等硬核展品。首设的外贸优品展区以“国潮新品”助力企业“破壁返航”,集中展示新一代智能消费电子、轻奢日化等高附加值出口优品,包括爱优倍AIR系列科技护发高速吹风机、回力经典款帆布鞋、兴盛牌牙刷、嘉联丝绸等。东盟国家展区新品频出,约有30%的首展企业,文莱清真预制菜、柬埔寨手工文创、印尼棕油美食、菲律宾非遗织布等产品都是首次出展。

三是含金量高。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诉求,着力提升参展参会企业获得感,积极推动东博会从品牌变成金牌。商机触达更精准,紧扣自贸区3.0版即将签署的新形势,继续发布东博会蓝皮书《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报告(2025—2026)》,举办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对话活动,从专家视角深度解读自贸区3.0版背景下的合作趋势展望和机遇研判,帮助企业更快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和东盟在新兴领域的合作商机。品牌赋能再发力,上届获奖展品享受展位费优惠、加贴获奖标识和诸多免费展示宣传服务,本届评选活动在4000多种展品中优选出新品、精品、优品、爆品60件,评出金奖10个、银奖20个、优秀设计奖15个、最高人气奖15个,帮助企业打响产品知名度,加快开拓有效市场。产品推广更出圈,举办系列新品首发首秀活动25场,涉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蓝色经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如智元灵犀X2人形机器人与观众进行自然流畅的人机交互;佗道医疗的无界融合解决方案演示了骨科手术的场景等。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布吸引了大量企业和投资商的、咨询、洽谈,企业获得了更多开拓市场的机会。

四是满意度高。突出向新向实,持续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各项举措,不断充实内容提升水平,让参展参会客商感受到不断进步的东博会。展馆进出更流畅,进一步优化证件申办流程,首次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增列为证件申办有效证明;完善要人离场后高等级安保模式无缝转切为常态化展馆进出管理模式,有效提高通行效率。现场服务更贴心,首次提供200台便携翻译机让中国与东盟客商无障碍沟通,在展馆现场设立翻译服务点随时响应客商需求。首次在会展中心举办“食在东博”嘉年华活动,设置美食区,通过打造“东盟特色+广西风味+多元体验”餐饮场景,满足参展参会客商多样化饮食需求。宾客接待更细致,首次公开征集18家“第22届东博会客商接待推荐酒店”供客商选择,降低中外客商的参会成本,进一步提升接待服务口碑和客商体验。“会展+”溢出效应更丰富,提供接待咨询、景点预约、旅游线路规划等服务,推出“惠聚东博·邕城有礼”促消费措施,整合“吃住游娱购行”优质资源,让展会+旅游、展会+消费等完美融合。

五是度高。国内外主流媒体积极宣传报道本届东博会,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家媒体机构、1700多名记者参会采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1日,国内外媒体累计刊发稿件、图文、视频报道约2.2万篇(次),新媒体阅读量约32亿次,相关报道或话题先后13次登上热榜热搜,其中4次登上全国热榜,话题“广西书记:讲稿在我的眼镜里”登上全国头条热榜第2名。中央媒体刊播相关报道2700多篇(次),新媒体阅读量约25.7亿次。其中,《人民日报》及其客户端、子媒体刊发文章320多篇,在东博会开幕前一天刊发陈刚书记、韦韬主席联合署名文章《数智赋能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新华社共刊发多语种稿件1400余篇,其中3篇稿件被全网置顶,新媒体阅读量约4亿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新闻联播”“新闻30分”“中国新闻”“天下财经”“新闻和报纸摘要”“环球资讯广播”等栏目播发报道150多条,总台跨媒体平台总阅读量超12亿次;中新社及其相关平台累计发稿665篇(条),阅读量超4.43亿次;中国新闻网主持的“微观中国东盟博览会”话题阅读量超2.1亿次。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累计刊播相关稿件超1.43万篇(次),新媒体阅读量约4.63亿次。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香港著名演员、主持人王祖蓝以及东盟网红达人巡馆打卡直播活动在国内30个平台(账号)同步播出,吸引了500万网友在线观看。中央、自治区外宣媒体,境外媒体共发布报道约5500篇(次),海外新媒体阅读量达1.68亿次。其中,《环球时报》推出的社评文章、报纸专版等被美、英、日、韩等多国媒体转载转发400篇次;《中国日报》推出的中英文稿件、视频报道获美联社、福克斯新闻等境外主流媒体转载引用,新媒体阅读量超1亿次。

中外领导人高度评价东博会在推动中国—东盟交流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各国部长和企业家也对东博会搭建促进地区交流合作与繁荣发展的平台给与赞赏肯定。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说,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是推动中国—东盟友好交往的盛会,也是促进区域发展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各方用足用好这一平台深入交流合作,共享机遇,共促未来。缅甸总理纽梭表示,东博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东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为贸易、投资与旅游合作等领域搭建了重要平台,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主要成果

本届东博会不仅人气高而且实效好,不仅场面宏大而且成果丰硕。截至9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共取得成果超700项,其中经贸项目签约超500项,多领域、多形式成果超270项,可归纳为10个方面的系列成果。

(一)凝聚系列共识。与会中外领导人就加快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加强人工智能合作、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凝聚更多新共识。韩正副主席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并就推动中国和东盟共同发展提出4点倡议,即:加强彼此发展战略对接,不断拉紧命运共同体纽带;加快区域开放合作步伐,不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水平;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发展,不断拓展新兴领域合作;增进文明互鉴,不断唱响各国民心相通主旋律。

与会东盟国家领导人在致辞中表示愿共同深化合作,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实施,共同促进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发展。

(二)促成系列贸易订单。东盟传统优势特色产品成交活跃,以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异军突起。如AI专馆贸易成交额超1.4亿元人民币,其中南京AI组团贸易意向近4500万元,佗道医疗超融合骨科手术机器人等系列产品深受东盟客商欢迎,印度尼西亚机器人生产商以及多家国内外经销商意向采购金额达3000万元;中兴通讯、中国移动分别达成意向成交额4500万元、800万元等。本届开幕式带火AI眼镜行业,南宁迈越达成意向成交额380万元,杭州灵伴科技带来的378副眼镜第一天就售罄,网上还收获1800台订单。壹通无人机公司收获总计超过260架的订单,广西中佰航天科技与印尼达成100单重载货运无人机采购意向。2025年中马企业合作对接会促成95项合作意向,涉及榴莲、燕窝等特色农产品以及日用消费品、物流服务等领域。中国—东盟农产品食品采购对接活动上贸易成交及合作意向近7500万元。

(三)达成系列投资项目。集中签约项目155个,其中产业类项目94个,“AI+”赋能千行百业项目44个,涵盖AI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涉及“AI+”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文旅等行业领域;国际经贸类项目17个。本届签约更加突出制造业招商导向,签署加工制造项目74个,投资总额占比88%,涵盖机械装备、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轻工纺织、信息技术等领域。会期多场高层次会议和经贸促进活动均有合作签约,如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医药产业投资发展会议签约30多个医疗医药产业项目;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上25家银行与17家单位分别签署32项合作协议;马来西亚全球教育服务中心牵头签署中马教育合作备忘录或意向书24份;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签约50个投资项目与合作协议;福建、河北、辽宁、江苏、贵州、山东等国内省区市和香港地区,以及广西各市都举办面向东盟的推介交流活动并签约。

(四)形成系列AI成果。相关合作成果超140项,其中发布23个行业大模型、25个AI+应用场景、7个行动计划、4个倡议、10个平台、发起或建立5个机制、揭牌成立14个合作联盟或机构等。如中国科技部发布《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东博会秘书处联合国内权威机构发布“中国AI出海未来独角兽企业TOP100”榜单和《中国AI企业组团出海倡议书》;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启动建设;南A中心发布各类项目18个;全球首款亿级参数地震垂直领域大模型——“谛听”地震波大模型发布;中国—东盟国家AI+现代农业标准化合作联盟揭牌。

(五)创享系列3.0版先机。制度型开放方面,发布第二批中国—东盟电动汽车标准互换清单,成立中国—柬埔寨人工智能标准化合作工作组。中国与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家标准化技术机构达成计量、检验检测等标准化合作。数字经济方面,发布《2025东南亚市场AI赋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报告》《中国—东盟丝路电商发展指数报告》《跨境电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等,京东全球购“东盟国家馆”正式上线。跨境产供链方面,发布《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发展报告》《2025年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深化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与东盟国家园区合作倡议书》等,广西与东盟一批园区结成伙伴关系。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发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跨境流动服务平台,启动生态原产地保护(PEOP)溯源平台等。

(六)拓展系列合作机制。部长级对话机制方面,倡议建立中国—东盟工业部长圆桌会长效对话机制、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工智能部长级定期会晤机制等。东博会办会机制方面,东博会秘书处与东盟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在会期举办三方联席会议形成机制化安排,文莱国家工商会、中国新加坡商会、希腊华人华侨总商会签约新增为东博会支持商协会。行业对话机制方面,建立了中国—东盟食品安全固定对话机制,发起西部省区市面向东盟共建共享“AI+电商”创新孵化、产教融合、促销活动等机制。

(七)发布系列倡议计划。发布涉及工业、住建、医疗标准化、产供链、创新合作等领域11个声明倡议,和涉及科技、人才培养、气象、标准化等领域6个行动计划,并提交19个文件报告。如正式发布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空间智能信息联合培养计划、《RCEP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蓝皮书》等。

(八)达成系列战略合作。签署近100项战略合作协议,涵盖海洋科技、科技创新、临港产业、商业航天、跨境电商、检验检疫、教育等领域。如广西—文莱经济走廊联合工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两地部门和企业分别签署谅解备忘录及合作协议,涵盖自贸区建设、人工智能、新材料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九)揭牌系列实体机构。设立元宇宙、医疗医药、经贸合作、气象、轨道交通等领域31个实体机构,包括中国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广西分中心、中国—东盟医疗医药产业联盟、中国(广西)—东盟低空应急救援人才培养联盟、RCEP区域国际贸易供应链质量认证合作联盟等。

(十)启动系列人文项目。青年交流方面,韩正副主席在致辞中肯定了由东博会秘书处牵头实施的中国—东盟青年领军者成长计划,会期举办了第二期领军者圆桌对话会,发布了第一期联合课题报告、领军者专属及官方LOGO。2025中国—东盟星势力青年歌手大赛在南宁决赛,中国与东盟国家20位选手斩获奖项。城市交流方面,中国市长协会与马来西亚地方政府协会签署谅解备忘录。广西南宁市与越南北宁省建立会商机制,与老挝乌多姆赛省达成友城意向。教育合作方面,发布《人工智能赋能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建设方案》《面向东盟“百千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2025—2027年)》等。

四, 关于第23届东博会的初步考虑

我们在会期召开了今年的第二次东博会高官会,与东盟各共办方讨论第23届东博会的初步策划,达成以下共识:

1.第23届东博会举办时间初定为2026年9月17—21日。

2.第23届东博会主题国将由菲律宾担任。

3.第23届东博会中国“魅力之城”为长春市。

媒体朋友们:AI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超过人类的想象;应用AI的展会将战胜不用AI的展会。在AI时代扑面而来的当下,东博会将秉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再接再厉,力争东博会越办越精彩、越办越红火。借此机会,感谢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感谢新闻界朋友们的倾情付出,期待第23届东博会我们再续AI赋能、精彩蝶变的新华章!

梁艺光 指挥中心新闻宣传部副部长

谢谢韦朝晖秘书长的介绍。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记者朋友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日报记者

图片桂林市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区举办地,并代表中国参加“魅力之城”展示,请介绍取得了哪些成效和亮点?

杨莎莎 桂林市政府党组成员

图片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非常感谢东博会提供的宝贵平台,桂林不仅圆满完成了旅游展区的承办重任,更是作为中国唯一的“魅力之城”精彩亮相,向东盟乃至世界展示了桂林的崭新形象。

一方面,今年的旅游展区,可以说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科技的双重盛宴。首先,展会国际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整个展区是一个联通中国与东盟、辐射全球的“大舞台”,我们分设6个专题展馆和1个入境旅游服务中心,展会期间举办了73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300多家企业前来参展。令人震撼的是,“桂林之夜”文旅推介会在“国宾洞”芦笛岩中翩然上演,用戏曲、舞蹈、曲艺等最中国的方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了一场融汇东方美学与时代精神的艺术盛宴。另外,与去年相比,今年展位增加了600余个,特装率由83%提升至89%,创历史新高,印证了桂林的“朋友圈”不断扩展。其次,科技赋能文旅展现了新形态。今年展区已将科技赋能具象化为一个个可感可触的“AI+文旅”创新成果,宇树科技、杭州太希智行科技等30多家“业内顶流”和“破圈新秀”企业集中参展,智能机器狗用互动表演成为了“科技明星”,AI机器人把桂林山水“画”进了咖啡里,全息旅拍带着观众瞬间换装、穿越古今;还有热气球、滑翔伞、直升机等低空经济项目和攀岩、探洞、漂流等户外运动项目,不断提升游客体验的“新鲜感”。此外,我们还推出了“地学+研学”旅游新赛道,揭开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地质密码。可以说,桂林正以AI为纽带,串联起“文旅+千行百业”的融合创新。再有,跨境文旅合作实现了新跨越。展会期间,我们开展了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对话主题交流活动,举办了专业买卖家洽谈会,进一步加强了与东盟各国在文旅领域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我们做足情绪消费文章,推出跟着影视剧《阵地》游桂林特色线路,举办“广西歌超”唱响“引客入桂”的新乐章,并与凤凰网联合举办了“主播红人盛典2025桂林红人季”,全方位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到桂林旅游。特别是启幕当天,交通银行“文旅大戏·

参考资料:

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

China Asean Expo

举办地区:广西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106号

展览面积:124000㎡

观众数量:100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商务部、东盟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展位咨询
门票预订
展商名录
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
China Asean Expo
2025年09月17日-09月21日
展位申请
门票预订
展商/电子会刊
展位销售
陶经理
陶经理
金牌项目经理
直线 0571-89099107
专属微信wechat
wechat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贸易行业展会
上海进博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
2026.11... 查看展会时间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
2025.09... 查看展会时间
China Asean Expo
义乌小商品博览会-义博会
2026.10... 查看展会时间
CHINA YIWU FAIR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投洽会
2025.09... 查看展会时间
CIFIT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
2026.09... 查看展会时间
CIFTIS
南亚博览会
2025.06... 查看展会时间
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东北亚博览会
2025.08... 查看展会时间
CNEA EXPO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2026.05... 查看展会时间
ICIF文博会
巴拿马贸易展览会
2026.03... 查看展会时间
EXPOCOMER
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
2025.06... 查看展会时间
CAETE湖南中非博览会
瑞士日内瓦发明展览会
2026.03... 查看展会时间
Inventions Geneva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