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景观园林资讯为什么美术馆越来越像菜市场?

为什么美术馆越来越像菜市场?

来源: 聚展网2023-08-24 17:47:26 205分类: 景观园林资讯
图片

图片

“流量时代”来了,然后呢?


这个暑假,五花八门的研学团、夏令营行情火爆,一跃成为旅游业“顶流”,作为热门目的地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更是人满为患、一票难求。

其实,这几年,到博物馆、美术馆逛展、打卡、遛娃,已经成为一种风潮。甚至有人说,“现在的美术馆,逛着逛着就成了菜市场。”


“上海浦东美术馆开馆两年,累计参观人次近100万,近一年单日最高接待观众超5000人”;


“郑州美术馆2020年开放半个多月,吸引逾3万观众前来观展”;


“2022武汉双年展,武汉美术馆总接待观众近600000人”;


“2023年暑期,成都市美术馆接待观众超9万人”……


放在几年前,逛博物馆、美术馆,并不是国人自然而然的生活常态。而眼下,“网红展”“光影展”等层出不穷,且不论它们能否在未来持续保持生命力,至少相比以往,大众对美的需求与氛围达到了一个高峰,美术馆似乎正在迎来“流量时代”。

那么,在国内美术馆不太漫长的发展史中,流量是助力美术馆走出“困难重重”的灵丹妙药吗?上周末,城叔在一场以探讨面向未来的美术馆为主题的论坛上,听到了一些声音。


流量高峰


不可否认的是,总体而言,人们对博物馆、美术馆的热情空前高涨。

近两年,一到节假日、寒暑假,就会出现“拼手速抢门票、入口处排长龙、展厅内人挤人”这类新闻报道。尤其是行将结束的这个暑期,博物馆、美术馆更是成为一些研学团队的首选之地。



图片

图片来源:文旅之声


广东佛山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的分析是:“疫情期间很多娱乐场所不可进入,美术馆反而因此获得了一些市场红利。”打卡拍照、集章、买文创、开展公教活动等一些相关的文化消费习惯,在公众中得以慢慢挖掘、培育。
图片7月16日,2023成都双年展在成都市美术馆开幕 图片来源:新华社

同样,这些艺术生产与文化消费空间,正与观众相向而行,美术馆越开越多。

即便是疫情之下,也有不少新的美术馆陆续建成并开馆,既有公立美术馆,也有民营美术馆,而且不再只是扎堆一线城市。


图片

近年各地成立的部分美术馆 图片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名目繁多的美术展、艺术展更是遍地开花,为文化消费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供给。从各地报道来看,一场为期三五个月的美术展览,接待现场观众基本能达到几万人次,上十万人次也屡见不鲜。还有线上参与的观众,更是以数十万、数百万计。

除了市场蓬勃向上,政府也有所行动。今年4月,《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的施行,将美术馆行业管理向前推进。

在当代艺术评论人、策展人蓝庆伟看来,我国目前与美术馆相关的法律是非常缺乏的,作为全国首部美术馆领域省级政府规章,这部《管理办法》推动当地的美术馆从“规模时代”步入“规范时代”,国内美术馆也需要进一步探索一些制度化的建设。


走向大众


迎接流量这件事,既有社会变化带来的“馅饼”,也有美术馆人的自觉。

在业内人士眼中,广东时代美术馆一直以学术见长。但由于经济原因,2022年8月,这个由房地产企业投资创办的美术馆按下暂停键,计划中的展览、收藏、出版及公共项目都延期举行。

图片图片来源:时代美术馆官方微博

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蔡影茜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暂停后,团队在考虑如何在机构的发展和运营方面做出调整,包括“美术馆的资金支持来源、面对和链接的不同社群”等问题,以适应当下新的条件和状况。


邵舒同样谈到民营美术馆面临的“糟糕”的市场环境,既包括投资人对民营美术馆缩减预算的问题,也有消费降级、客群流失的现象。


“今年放开之后,美术馆不得不与电影院、密室逃脱、商场沉浸式体验活动,以及与出国的游学、探访、夏令营去抢客流。”邵舒谈到,今年7、8月份和美术馆的客流量,反而比过去减少了30%。


一直以来,有关学术性、专业性与公共性、经营能力的平衡题,始终横亘在美术馆人、尤其是民营美术馆从业者面前。获取流量、获取,也许是民营美术馆实现自我造血的“解药”之一。
图片上海 西岸美术馆 图片来源:新华社

除了生存外,美术馆也希望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接触艺术。


美术馆与艺术展,原本是“曲高和寡”的小众领域,吸引的是艺术系统内部人士以及少数的艺术爱好者。当大众流量袭来,来自不同背景的观众有了走进美术馆的需求。一些美术馆人也主动尝试打破边界,走进大众,走向社区,走向乡村,与在地环境寻找深层次的连接。


比如,和美术馆推出“宠物友好计划”,接纳观众带着宠物进入美术馆;上海举办城市空间艺术季,让艺术展走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家门口唾手可得;成都A4美术馆连续举办9届儿童艺术节,邀请共创的公众从不及50人到目前超过3000人,5岁的孩子都能成为艺术节的小策展人;四川美院美术馆去年策划了“美术馆之夜·夜游美术馆公共美育周”,吸引市民感受美术馆的另类魅力……

图片图片来源: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官方微博

一座城市究竟该有多少座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给出的答案是,“1000个人有一个美术馆”。


想要达成这样的密度,就得让“美术馆热”走进城市公众的生活中,走入真实的社会现场,不做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而是为大众创造近距离参观的条件。


保持定力


当前,一部分观众的美育需求起来了,文化消费起来了,这是大家观察到的最明显的变化。但有时候,画风会走偏。
观众逐渐建立起逛展的文化习惯,但目前还多数停留在偏向娱乐的消费行为,艺术功能被弱化或是忽视。相比对真正好的艺术品和真正好的展览的需求,也许现场“是否出片”更能打动观众花钱去看一场艺术展。

图片参观者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参观 图片来源:新华社


收藏、研究、展示、传播、教育、文化交流等,皆是美术馆的使命,但有时候天平会为迎合流量而妥协,成为一场以流量为目的的策展,只是借用了美术馆空间而已。

流量来了,但又不要被流量裹挟。几位美术馆人谈到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国内美术馆缺乏做学术研究的能力与毅力,不梳理自己的艺术史,没有相对完整和明确的作品系统,很少做一些建构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事情,“放十年之后来看,谁来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市场打下基础?”

在博物馆系统中,美术馆的发展历史其实并不算长,尤其是我国的美术馆起步比较低,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包括对运营模式、体制建立、社群公众、以及与国际之间的关系,都还需要不断反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璜生提到,“这么多年,中国美术馆的发展依旧是困难重重”。

当然,国内美术馆还存在着其他的短板与矛盾,在度激增的当下,显得更加突出。

据“文旅之声”披露,全国美术馆从业人员从2013年的3498人增长到2021年的6249人,但“行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被放在了讨论的第一位。
图片


图片来源:文旅之声


同期,美术馆机构数从2013年的337个增长到2021年的682个,但“它们大多不活跃,而且质量参差不齐,文化影响力、经济效益都太弱”。


再次,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的创作方式、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但我们美术馆从业者、艺术家、策划人的敏感度不够,大部分人并不具备与新兴方式接轨的艺术语言转换能力”。


美术馆与城市,犹如人的躯体与灵魂。当躯体日趋壮大,需要足以支撑的灵魂。当大众流量翩跹而至,借着这股热情,美术馆能否借机为自己打下一片文化阵地?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Baidu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展位销售
方经理
方经理
金牌项目经理
直线 0571-88560061
专属微信wechat
wechat
蒋经理
蒋经理
金牌项目经理
直线 0571-89099392
专属微信wechat
wechat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景观园林行业展会
中国苏州庭院与花园园艺展-花园大会
2025.04... 查看展会时间
Garden Expo
广州亚洲园林机械及园艺工具展
2026.05... 查看展会时间
GMF
美国路易斯维尔园林机械展览会
2026.10... 查看展会时间
equip exposition
上海国际园林景观产业贸易博览会CLG
2025.11... 查看展会时间
China Landscape & Greenery
广州亚洲园林景观产业展览会
2026.05... 查看展会时间
LGGB
德国纽伦堡花卉园艺及园林景观展
2026.09... 查看展会时间
GaLaBau
上海景观园林设计与维护主题展
2026.03... 查看展会时间
LDM
加拿大多伦多景观园林展览会
2026.01... 查看展会时间
Landscape Ontarios Congress
意大利帕多瓦园林园艺花卉展览会
2025.09... 查看展会时间
Flormart
波兰华沙花卉园艺展览会
2026.02... 查看展会时间
Warsaw Garden Expo

景观园林行业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