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冷链资讯2019,医药冷链如何乘坐政策之风发展?

2019,医药冷链如何乘坐政策之风发展?

来源: 展会网2019-08-07 09:23:09 1505分类: 冷链资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药品流通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20.5%15.2%。但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张等多种因素,截止至2017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18年末,4+7集中采购的出台,在医药流通行业掀起轩然大波。预计2019年,扣除不可比因素,医药商业整体增速将还将持续走低。

我国医药批发企业共有1.3万家,总体上依然呈现多、散、小的格局。2017年,国药、华润、上药、九州通仅占32.14%的市场份额。

两票制、医保控费、药品零加成、处方外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医药流通行业的未来将如何发展?

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市场增速逐年走低,但规模仍旧在持续扩大,其他社会物流巨头和电商平台也在纷纷入局医药配送,环境的挑战,企业的竞争,看清形势才是各企业的生存之道。

行业整合加速,企业持续兼并重组

两票制推行以来,整合产业上下游,区域整合加快调整。

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1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本文内容版权归属聚展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发)

“支持药品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简化集团内跨地区转移产品上市许可的审批手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医药产业集中度。”

“打破医药产品市场分割、地方保护,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现代药品流通骨干企业。”

各行业企业整合加速,其中医药并购最活跃的的企业分别是华润集团、通化金马、康美药业、美年健康、吉药控股、必康股份。其中必康股份,自2017年起,利用“两票制”的政策契机和多年的工业积累,通过并购河北润祥和河南百川,快速构建自身的商业体系,并在2018年连续出手投资控股6家区域商业公司,覆盖了包括河南、河北、江西、湖南、青海、广西等多个省市。

企业兼并重组也带来了资源的整合。医药流通行业亟待改革的问题之一就是效率过低,流通费用过高。对此,国办13号文件还指出:”整合药品仓储和运输资源,实现多仓协同,支持药品流通企业跨区域配送,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城乡药品流通网络。“对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建立一个少环节、短距离、低成本、高效率、信息化的物流体系。被大型企业并购的企业一般都配备有各自的仓储运输系统,将这些企业的整合资源,实现异地设库,多仓协同,保证信息一致性,加上通过企业内统一采购,将大大节约成本,发挥最大的竞争优势。同时集团通过大型药品现代物流布点,能够更有效地保证药品储运的质量。

模式转型升级,深化服务

在如今政策、市场背景下,药品流通行业将不断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企业模式只有不断转型,才能走长走远。2017年国办13文件指出“鼓励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专业化经营,推动部分企业向分销配送模式转型。鼓励药品流通企业批发零售一体化经营。“由批发企业向批零一体化发展,零售连锁企业向更专业化的专业药房发展。政策迫使药品流通逐步从医院口流出,DTP药房将成为零售药店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机会。上海医药的2018年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下属品牌连锁零售药房1981家,其中,直营店1324家。此外,公司拥有医疗机构院边药房50家,DTP药房77家。其中,公司收购康德乐中国业务后,正式启动了与康德乐中国DTP药房整合工作,这将进一步确立其国内最大新特药DTP服务网络地位。

DTP药房外,院内物流也是各企业目光聚焦的关键。目前多数医院耗材管理水平不高,普遍忽视医院运营管理,导致医疗供应链各环节不对接、信息不对称,库存积压、损耗大,整体运营成本高。在取消药品加成、带量采购等政策的不断压迫下,医院运营将会越来越困难,急需降本增效,配套的SPD信息服务成为医院刚性需求的风口。

标准推动行业发展

物流标准的不统一已成为制约医药物流向规范化、高效化并与国际接轨的一大障碍。医药物流尤其是医药冷链物流和普通运输的成本相比,冷链运输的成本很高,但利润较低,投入大,损耗大,批发企业缺乏监管、运输不规范等现象普遍。

某药企的技术人员表示,建立一个冷链仓库至少需要100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相较于普通仓库400/平方米的造价,配备保温系统的冷酷则需要3000/平方米以上的造价。并且,为了保持仓库温度的均匀性,需要花费高额的电费,1万平方米的冷库至少需要20万元/月的电费。价值每年的检测费用,即150平米以下的仓库检测费为8000元,冷藏箱验证费用为1200/个。

医药冷链所需的高花费使得许多企业节约成本,操作不规范。由此规范行业运输标准,加强监管力度,保证药品从生产到终端的各个企业都能重视药品冷链物流质量。

为提升医药物流标准化,设定适当的产品门槛,保持适当的竞争状态,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联合各企业共同起草了《药品冷链运输运作规范》国家标准、《道路运输 医药产品冷藏车功能配置要求》行业标准、《医院院内医药产品物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等几项标准,力求每项标准落到实处。

2019年作为深化标准改革第三阶段的开局之年,将加大推动医药物流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力度,医药物流方面的标准还不完善,在托盘、包装、物流操作、第三方医学检验等多方面,还有很多空白。分会也将相应国家号召,联合各个企业共同完善国家关于医药物流方面的标准。

精细化管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一直是所有企业都关注的焦点。尤其对于医药流通企业而言,两票制政策出台后,降低患者看病负担的同时也增大了医药企业的物流成本。“互联网+”的到来促使企业信息化进程加速,精细化管理越来越受各企业的重视。

如今很多药企都建立了一二线城市的物流网络,实现点对点配送,提高配送效率。但三四线城市、五六线城市的销售网络的布局,存在难以形成共享网络,也难以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很多冷链药品批发企业也已经开始了现代冷链医药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根据自身的需求,采用WMSFMSMMSPPS系统,实现整个冷链物流作业无纸化、信息交换实时化和网络化。实现药品物流精细化管理。仓储物流作为医药商业企业重要的成本中心,通过更加精细的管理方式来降本增效是每个企业都将面对的,也是未来必须进行的工作。

物流行业“小弱多慢”,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痛点,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成为迫切需求。

物流技术引领新发展

对于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而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带来行业的颠覆。

如今机器人技术、A字分拣机、AR眼镜等可穿戴系统、自动化设备的故障预警、远程诊断系统以及数据相关技术等技术或是已经应用到医药流通领域,或是将要应用于医药流通领域,如国药平顶山整箱拣选、国药北京拆零拣选正是应用于机器人技术,AR眼镜等可穿戴系统也将代替传统拣货流程中的人工检索、扫码、核对等繁琐低效的工作。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医药流通领域,如医药物流中心、SPD项目等。信息化的到来,使企业能从已知大数据,探究未来的发生。

政策驱使企业积极寻找提高物流效率的方法,国家不断推动医药电商发展,“互联网+物流”被广泛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将引领医药物流更进一步。

Baidu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展会网
展位销售
方经理
方经理
金牌项目经理
直线 0571-88560061
专属微信wechat
wechat
蒋经理
蒋经理
金牌项目经理
直线 0571-89099392
专属微信wechat
wechat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冷链行业展会
上海国际车用空调及热管理技术展览会
2025.11... 查看展会时间
CIAAR
上海国际冷冻食品展-上海餐饮食材展
2026.08... 查看展会时间
SIFCE
广州国际制冷空调通风及冷链技术展
2026.06... 查看展会时间
YATAIZHILENGZHAN
上海亚洲生鲜供应链展览会
2026.06... 查看展会时间
FRESH SUPPLY CHINA ASIA
广州国际冷链设备暨生鲜配送展览会
2025.09... 查看展会时间
CICCE
上海全亚冷链技术与配送展览会
2026.11... 查看展会时间
ICCE ASIA
印尼雅加达制冷设备展
2025.11... 查看展会时间
COOLTECH EXPO
波兰华沙冷链展览会
2026.04... 查看展会时间
ColdChain Poland
郑州国际制冷、冷链、空调、热泵及通风展览会
2025.04... 查看展会时间
飞熊制冷展
泰国曼谷冷链物流展览会
2026.07... 查看展会时间
Cold Chain Exhibition
越南冷链展览会
2026.04... 查看展会时间
CO-REF Vietna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