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景观园林资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科交叉论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人居环境生态科学与工程国际论坛(第二轮通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科交叉论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人居环境生态科学与工程国际论坛(第二轮通知)

来源: 聚展网2023-09-22 09:17:00 247分类: 景观园林资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科交叉论坛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人居环境生态科学与工程国际论坛

(第二轮通知)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认识,加快建设包容、健康、韧性、宜居、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推动绿色变革与创新,建设高品质可持续城市人居环境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议题。研讨会将围绕“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主题,从减缓与适应两方面入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着力探索气候适应型、环境友好型、生命友善型和人文关怀型的“四型”城市构建理论与方法、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道路与实现路径。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成功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有助于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高速城市化的挑战,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安全性、韧性、生态宜居性与可持续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共同增进人类福祉。

      兹定于2023年10月14日~15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科交叉论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人居环境生态科学与工程国际论坛”。届时,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学术思想、分享先进技术和优秀案例。



图片

- PART.01 -







论坛主题和议题


(一)论坛主题

“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二)青年学者论坛议题(不限于)

1.城市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福祉

2.气候变化与人居环境的互馈关系

3.干旱半干旱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4.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生态更新

5.应对气候变化的数字技术创新

- PART.02 -






论坛安排

       会议形式:线下+线上

       会议时间:2023年10月14-15日

       会议地点: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

- PART.03 -





论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二)承办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西安城市安全与韧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三)指导单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陕西省生态学会、上海市生态学会

(四)媒体支持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林业研究 (英文版)》)、《中国园林》期刊、《风景园林》期刊、《景观设计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期刊、《园林》期刊、《中国城市林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PART.04 -







日程安排


图片

图片

- PART.05 -







投稿与参会须知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人居环境生态科学与工程国际论坛”青年学者论坛面向城乡规划学、生态学、林学、风景园林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青年学者和实践者,分为Oral Presentation和Poster Presentation两部分。其中:

(1)Oral Presentation摘要(800字左右,英文或中英文对照)提交的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30日;摘要的文件名命名格式为“青年论坛报告+论文题目+姓名”,提交至邮箱: xauat2023@126.com。

(2)Oral Presentation时长15-20分钟(含Q&A),语言为英文或中英文对照。请准备好PPT或PDF文件带至会场,其它设备由组委会提供。

(3)Poster Presentation主要向国内外在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征集,择优展出。

(4)Poster Presentation作者请按照A1尺寸(高841mm,宽594mm,纵向排版,英文或中英文对照)要求制作好论文海报。论文海报电子版提交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30日。论文海报的文件名命名格式为“论文海报+题目+姓名”,提交至邮箱: xauat2023@126.com。

2、本论坛不收取会务费,参会人员的工作餐由论坛主办方统一安排,交通和住宿等费用自理。直播将依托网络云平台,具体的会议直播链接将在后期公布,敬请。


- PART.06 -







学术报告嘉宾




(一)特邀报告嘉宾

图片

凌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系统工程与能源工程管理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山东省科协主席。1984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学士学位。1987年、199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博士学位。1992至199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长期致力于运用系统科学理论解决大型工程管理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金融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博士后。

图片

达良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原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组成员(城市生态学方向),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会监事,上海市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上海市自然教育总校副总校长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图片

成玉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设计大师,景观学系主任、江苏省城乡与景观数字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科技委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图片

Maria Ignatieva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风景园林系主任,URBIO(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设计)网络主席,澳大利亚风景园林师协会教育委员会和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顾问团成员。先后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州立森林技术大学)、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和瑞典(瑞典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主要研究兴趣是城市生态与生态设计,尤其侧重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与设计、风景园林史以及历史花园的修复与保护。先后在Science、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Urban Ecosystem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原创研究和评论文章100余篇。

(二)主题报告嘉宾简介(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Alexander S. Kryukovsky

圣彼得堡国立林业技术大学,博士,教授。主要讲授“景观建筑学”、“景观设计”、“室内和屋顶绿植物设计”、“风景园林场地工程”、“微型花园设计”等理论和实践课程,累计共培养了200多名学士、硕士以及工程师。Alexander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景观工程师,多次参加世界城市设计与生态学国际会议、亚洲风景园林师大会、IFLA国际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演讲。

图片

邓建明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优青和青长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生态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生态学会理论生态专题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生态学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在极端环境条件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物质能量代谢循环规律与群落结构动态,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New Phytologist, Journal of Ecology, American Naturalist等杂志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先后获英国生态学会“Young Author Investigator Prize”国际奖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及以第一完成人获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等学术奖励,主持“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20余项。

图片

段昌群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学院,教授、博士,东陆特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生态学国家一流学科污染与恢复生态学方向首席科学家(PI)。长期从事污染与恢复生态学研究,在高原湖泊面源污染防控与流域生态治理、重金属污染与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绿色发展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造诣,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侨界突出贡献人才。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指委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社云南省委副主委,云南省人大常委、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云南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中国核心智库)首席专家。2023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图片

Elena V. Golosova

圣彼得堡国立林业技术大学和克里米亚联邦大学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俄罗斯植物园首席研究员兼风景园林实验室主任、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成员等职务。现担任尼基茨基植物园国家科学中心风景园林与民族植物学研究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兼负责人。研究兴趣包括东方园林、俄罗斯园林和景观艺术中的全球化问题等,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在俄罗斯和各类国际会议上发表科学报告130余份。

图片

韩骥

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终身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学土木工学博士,先后在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任教,曾任全球城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东师大生态学专业责任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生态、产业生态、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环境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并完成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环境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项课题。在ES&T等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内外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SCI/SSCI论文70余篇,ESI全球1%高被引论文1篇,参与编写英文专著5部,曾获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优秀成果二等奖,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还担任国际城市研究领域世界排名第一的SCI/SSCI双检索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编委、SCI/SSCI双检索期刊Sustainability专刊客座编辑,Frontiers in Built Environment专刊客座编辑,以及牛津大学出版的Journal of Urban Ecology杂志编委,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专家,中国生态学学会产业生态专委会委员,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专委会委员等职务。

图片

拉琼

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组专家成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生态学学科带头人,博士学位点点长。主要从事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与进化生态学研究。2019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20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第三届优秀科技工作者”,202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荣获西藏自治区科技一等奖和二等奖,2023年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和植物分会副会长。

图片

李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导、生态学博士,清华大学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学、生态修复与管理、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资产与服务、生态空间与基础设施。现任国际生态系统服务伙伴(ESP)中国分会主席、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9部。获国际、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9次。2020-2022年连续3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科研成果在雄安新区、北京市、广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和示范。

图片

刘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西北地景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科技委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地景文化、城市生境营造理论与实践研究。

图片

石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生态、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目前担任陕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矿类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秦岭生态智能化监测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特邀专家、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咨询专家组成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Smertin V. Nikolaevich

圣彼得堡国立林业技术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俄罗斯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以及景观设计师职业的发展和推广。他是俄罗斯风景园林教育工作组的领导成员之一,该工作组成功地将“景观设计师”专业纳入了劳动部的资格目录,首次在俄罗斯参与制定了“景观建筑师”培训方向的国家教育标准。2016年,获得俄罗斯“年度最佳教师”提名并获得第七届国家风景园林和景观艺术奖。2017年,圣彼得堡改善委员会授予Smertin“城市之美”荣誉徽章。迄今为止,Smertin共培养了780名学士、硕士及工程师,在俄罗斯风景园林界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赞扬。

图片

王云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部国际交流项目等课题10项。主持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丛书。主持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主讲中国大学MOOC 2门,以及上海高校国际学生英语教学示范课、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获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吉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育才奖,美国APA2019年度杰出规划设计奖。公开发表论文200多篇,SCI论文40篇。出版《图式语言——景观地方性表达与空间逻辑的新范式》等代表性著作6部,主持和重点参与规划实践100多项。

图片

杨永川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副院长,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主任。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重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生态学会副理事长,Conservation Biology、应用生态学报、广西植物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城市化生态环境效应及生态修复、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保育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Pla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Ecology,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等国际主流期刊。

图片

郑 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院长,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风景园林》主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三)青年论坛报告

征集

(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圆桌论坛特邀嘉宾

待定

- PART.07 -







论坛地址与注册报到


论坛地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工科楼三楼报告厅(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报到地址西安天域凯莱大饭店(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北段1号)

报到时间2023年10月13日全天介(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 PART.08 -







会务


论坛:王玮 

                      罗坤 

论坛联系邮箱:xauat2023@126.com


- PART.09 -







线下参会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以下两种方式皆可完成报名):

方式一:直接扫描下图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完成会议报名

方式二:填写参会回执(附件请点击下方“”下载),并发送至论坛联系邮箱:xauat2023@126.com


附件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人居环境生态科学与工程国际论坛”(2023)会议回执

图片

附件2:会场地图

图片


图片

内容提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图片










Baidu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展位销售
方经理
方经理
金牌项目经理
直线 0571-88560061
专属微信wechat
wechat
蒋经理
蒋经理
金牌项目经理
直线 0571-89099392
专属微信wechat
wechat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景观园林行业展会
中国苏州庭院与花园园艺展-花园大会
2025.04... 查看展会时间
Garden Expo
广州亚洲园林机械及园艺工具展
2026.05... 查看展会时间
GMF
美国路易斯维尔园林机械展览会
2026.10... 查看展会时间
equip exposition
上海国际园林景观产业贸易博览会CLG
2025.11... 查看展会时间
China Landscape & Greenery
广州亚洲园林景观产业展览会
2026.05... 查看展会时间
LGGB
德国纽伦堡花卉园艺及园林景观展
2026.09... 查看展会时间
GaLaBau
上海景观园林设计与维护主题展
2026.03... 查看展会时间
LDM
加拿大多伦多景观园林展览会
2026.01... 查看展会时间
Landscape Ontarios Congress
意大利帕多瓦园林园艺花卉展览会
2025.09... 查看展会时间
Flormart
波兰华沙花卉园艺展览会
2026.02... 查看展会时间
Warsaw Garden Expo

景观园林行业资讯

Baidu
map